发表时间: 2024-11-08 20:58
很多业余游泳爱好者,日常蛙泳可以不间断游1000到200米,速度不快不慢,游上几年后,就开始进入倦怠期,提速提不起来,或者偶尔快游几趟,尝试一下波蛙,游完就会腰疼。然后就开始质疑自己的蛙泳是不是有问题,不知道如何再进一步提高,比较崩溃。
其实,很多人把游泳当成健身,又感觉自由泳学起来太难,游惯蛙泳了,只想把蛙泳技术更精进一些,这没什么不好,只要有追求,希望游得更好,你就会越来越愿意游。
对于普通游泳爱好者来说,并不一定非要追求所谓的“波蛙”,蛙泳技术包括:高航、半高航、平航技术等,并非波蛙就最优,还是要根据自身情况,找到最合理、最适合自己的游泳技术,而且提速的关键不在于采取波蛙还是平蛙,而是要用正确的技术来最大化地利用水的推进力,尽可能地减小水的阻力,加强在水中力量的效率。无论是专业运动员还是业余游泳爱好者,这一点都是相通的,永恒不变的道理,也是我反复强调的重点,不论哪种泳姿。
另外提醒,除非是老年养生蛙,完全不用力,漂着游,否则在保持一定速度的情况下,蛙泳这种泳姿并不适合游长距离,因为普通游泳爱好者在不能保证姿势标准的情况下,发力点不对确实会引起腰部、髋关节、踝关节的疼痛。
如果你的长距离蛙泳不是在慢游,想提速,就要进行一些特殊的技术训练,任何一种泳姿想提速,练习动作都是将整体配合动作进行拆分,并且加大难度进行练习,然后再重新配合起来,也可以针对自己的不足,重点练习某个分解动作,以提高自己在某方面的不足。
下面讲几个蛙泳提速的训练方式,其实有很多蛙泳分解动作都可以有效帮助提速,包括:保持流线型、反蛙泳腿、垂直蛙泳腿、扶板蛙泳腿、抬头蛙泳腿等,这些腿部练习都可以提高速度,但有几个我个人体会非常有助于蛙泳老司机的训练方式,能有效让你找到快速游蛙泳的感觉。适用于蛙泳进阶者,初学者不太适合,因为不容易体会动作背后的原理,而且难度大,也不容易做到。
步骤1:双臂在前面完全伸展,从手到肩膀形成一个箭头,实现“下坡式”漂浮姿势,开始紧凑且快速转弯的划臂。
蛙泳“转弯”示意图
步骤2:在整个划臂行程中,保持锁紧手腕,高肘位,直到内划的最后一部分,手肘在肋骨前面向内折叠,注意双手并到一起,形成祈祷姿势。
步骤3:迅速回到“下坡式”漂浮姿势,这是保留辛苦挣来的前进动力的关键,避免在内划后有任何停顿。从“祈祷姿势”,在胸部和头部向前下沉时,前臂靠近,双手和肘部“闪电般速度”向前冲。
双臂在复位中点时,蹬腿,用完全流线型的姿势滑行3到5秒。
步骤4:再做一次划臂,使用快速的外划以及更快的内划,用最快的速度复位,注意,复位的姿势越窄,就能越快穿过水。还要注意,通过消除“祈祷姿势”中的任何停顿,复位臂可以为划臂增加前进的动力,这也是提速的关键点。
步骤5:练习尽可能窄的复位,消除内划和复位之间的任何停顿,保持练习,直到划臂和复位已经形成一个连续的加速动作,把握划臂的前进动力,并冲进流线型。
手速训练
拳头式蛙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