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具包用品网

故乡的客家忆子粄,游子思乡的必备美食

发表时间: 2024-12-16 15:32

故乡的客家忆子粄,游子思乡的必备美食

你好!我是茶有道道,点击上方“关注”,我们为你探秘客家生活和文化的方方面面。

忆子粄,也叫挨得粄”,“”(读为:bǎn),广东大埔人则简称“挨得”,这样叫法有点是象声词。我小时候,曾在百侯老街吃着“挨得”,好奇问我外公,这东西怎么叫这样奇怪名字。我外公一脸诡秘说,你快点吃,再吃一个你就明白了。我急忙两口三口又吃下第二个又粘又香的咸粄,冷不丁就打个响亮的饱嗝“”一声。我外公在一旁大笑起来:这下你明白了吧?哦,我恍然大悟,这样美味竟然是这样古怪而有意思名字?这美味很管饱,吃多了会打个幸福的饱嗝。

忆子粄

忆子粄

忆子粄

后来我当兵去了很远的地方,艰苦的部队生活,让我经常想起这道精致鲜香的客家美食,特别是那种吃了能打香喷喷饱嗝的“挨得粄。后来遇见一个来自梅州茶阳的战友,经过我百般描述,他说他们老家叫它“忆子粄”,他阿姆每年春节都要做几蒸笼犒劳全家。说着说着,那战友眼眶红润起来,说想起他的阿姆

十多年后,我退役后,再回老家,那个疼爱我的外公早已不在了。以后每年回老家,我总要在百侯老家寻觅那道美食,也自然而然想起外公的音容笑貌,那么熟悉,那么亲切!我想我寻觅,不仅是美味,还有那些刻在记忆深处浓浓的亲情。

忆子粄

忆子粄

忆子粄广东省大埔县的传统客家小吃,拥有300多年的历史。它原产于百侯、茶阳枫朗湖寮等乡镇,以百侯制作的忆子粄最为有名。忆子粄包裹得像圆柱形的小茶杯,除头部露出外,粄的四周都被芭蕉叶包裹得严严实实,口感黏韧,内有炒熟的猪肉丁、豆干、香菇、鱿鱼干、虾米等丰富的馅料,味道咸香。

忆子粄

明末以后,大埔制作的忆子粄已驰誉埔境,产地逐渐向全国客家地区扩展。忆子粄多出现在除夕元宵等团圆宴上,后因味美,逐渐成为当地客家人每日早点和各种宴会上必上的一道菜肴。

小粄蕴藏大情怀

这一个小小的咸粄背后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

传说在明末清初,大埔茶阳有一位贤良淑德、勤劳能干的客家妇女,人称阿松姨,因为擅长制作各类粄食,在地方上小有名气。阿松姨有一个爱子名叫阿根,从小喜欢舞刀弄棒,天生就有强烈的正义感和过人的武艺。长大成人后的阿根有了保家卫国机会,跟随“国姓爷”郑成功一道渡海赴台湾驱逐“红番”(荷兰殖民者)。阿松姨虽然舍不得儿子走,但终究是个深明大义之人,临行前塞给阿根一种“箬叶”,并千叮咛、万嘱咐他务必注意安全,早日归来。

茶阳老街

茶阳客家排屋

客家民谣道:“爷好哀思量子女长江水,子女思量爷好哀么个担竿长“,自打阿根离开家门后,阿松姨便过起了牵肠挂肚的日子。然而,一年过去了,5年过去了,10年过去了,却依然不见阿根回来。阿松姨始终坚信阿根依然活着,而且很快就会回到自己身边。为此,每天吃饭的时候,阿松姨都会刻意多备一副碗筷,时常做一盘儿子最爱吃的“箬叶粄”,随时准备迎接儿子的归来。

守候的母亲

归来的游子

终于,在第30个年头的中秋之夜,阿根真的回来了!当阿根从白发鬓鬓的阿松姨手中接过“箬叶粄”的时候,令人感慨,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动容,纷纷潸然泪下。茶阳人为了纪念阿松姨伟大的母爱,便将她发明、制作的“箬叶粄”改名为“忆子粄”,简称“忆粄”。


漫步在大埔百侯老街,穿梭于明清古建筑间,不时闻见阵阵蕉叶糯米香。走进一间店铺,店老板正在用力揉搓面团,把馅料包进糯米皮里,用蕉叶条包裹,扎成圆柱形,俯身放进蒸笼……半小时后,热气升腾,米香浓郁,忆子粄的真容展现眼前。

准备馅料

炒馅料

包裹馅料

包扎箬叶

包裹粄皮

上锅蒸煮

出锅食用

制作忆子粄主要分为几个步骤:一是用糯米粉作皮,二是制作里面的馅料。糯米粉皮的制作过程包括将糯米磨成粉末,搅拌时加入少许盐水,并用沸热水揉搓至软韧粘结。馅料一般以靓肉片、豆腐干、鱿鱼丝、香菇、虾米、蒜白、黑木耳等为原料,加上适量的猪油酱油,在铁锅里炒至熟透放凉。然后将馅料包进粄皮里,扎成圆柱形,用箬叶或芭蕉叶包裹后,放进蒸笼里码放整齐,再上锅蒸30至40分钟时间即可,出笼便可食用,以趁热食用为佳。

分别是糯米粉、木薯粉和艾草做的忆子粄

艾草款忆子粄

糯米香款忆子粄

外头包叶多采用”箬叶”,是箬竹属植物箬竹的叶子‌,带有清香味。‌也可以用干芭蕉叶,现在多使用芭蕉叶,主要是山区芭蕉叶随处都有,老屋前后顺手就可以摘下几片。芭蕉叶纤维比较柔软,面积大,更易包裹定型,味道也清香甘甜。箬叶和干芭蕉叶都要蒸煮过,表面要刷上食用油,蒸透的粉皮不粘黏,食用时容易撕开。

三种风味的忆子粄

打包邮寄的忆子粄

早期忆子粄粉皮多采用糯米粉,后来也有用木薯粉,包出来晶莹透亮,可以看到里头的馅料,包皮很Q弹。有人也喜欢在糯米粉加上艾草汁,做成艾草咸粄款式,多了些艾草的清香。粉皮材料不同,风味也各不同。传统的风味也跟随时代的进步在传承和发展。现在,店家会将这三款忆子粄一起打包出售,方便游客购买,也可以热塑包装,提供邮寄,甚至在某淘某多的网上商城,直接下单,保鲜技术的发展和便捷的物流,让更多远方的游子吃到家乡的味道!

忆子粄

忆子粄,其味香,口感滑,鲜美可口,每一口都是对家的思念,温情满满的小吃,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忆子粄,是游子思思念念的故乡味道,也浓缩了满满的客家情。2016年11月,大埔忆子粄制作技艺被列入第四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大埔的笋粄

客家艾粄

大埔的忆子粄

客家算盘子

客家酿豆腐

客家小吃

在大埔,还有太多太多的美食等您来品尝,2007年1月大埔美食被列入第一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10月大埔小吃被列入第五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200多种大埔小吃中,忆子粄、算盘子、鸭松羹等十种被命名为“中华名小吃”,发粄艾粄等十五种被命名为“广东名小吃”,2010年,大埔县被评为“中国小吃名县”。

航拍搭配西河北塘新农村

大埔县城湖寮一角

大埔客家围屋

遥望茶阳古镇

每一份大埔美食,不只是味觉上的享受,还承载了客家人对儒家思想和美团圆、敬孝文化的传承。佳肴众多,口口生香,唯有美食不可辜负!假期坐上梅龙高铁,快来大埔品尝吧!

#茶有道道# 为你分享和传播旅行生活的方方面面
#中国最美的客家古城镇# 
#最美中国# #最美中国古城镇# #中国乡村##惠阳的秋长镇#
申明:部分文字图片来源于网络,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纠错改正。
本文为文旅指南,其初心是分享给大家阅读参考,如引用等有错误请评论区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