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12-06 14:26
茅台作为白酒界的一哥,其地位是毋庸置疑的。相信很多人或多或少都喝过一点,可你知道吗,茅台身上还有十个“小知识”,是让人不了解的。
今天,我就跟大家讲一讲茅台的这十个“小知识”,只要你知道5个,你都是茅台的“忠实粉丝”!
1、酒瓶材质
茅台除了有非同寻常的酒质之外,最为经典的包装是茅台的酒瓶。它用的是乳白色的酒瓶,看上去像瓷器,用的是瓷瓶,其实是玻璃瓶,号称“乳玻瓶”。
它的主要原料用的是天然矿石,石英石和烧碱等,经过了1600度的高温融化塑型而成,有着硬度大,抗腐蚀强,不易渗漏的特点。
2、红飘带
红飘带是茅台的经典标志,在飘带的内侧印有数字,这个数字代表的是茅台在包装时的员工的号码,具有防伪的作用。
此外,红飘带还有检测漏酒和标志性装饰的作用!
3、瓶口的珠子
喝过茅台的人都知道,茅台的瓶口是有两颗小珠子的。这两颗小珠子是可以减缓倒酒时酒液流出的速度,具有一定的辅助封闭的作用。
不但可以防止开瓶后酒香过快的散发,还起到了在运输茅台的过程中有漏酒,洒酒,倒灌的现象发生。
4、配套的酒杯
买茅台的时候,是有配套的酒杯送的。这酒杯主要是用来品尝和观察酒的颜色和味道。
茅台的酒杯经过了三代的更迭,第一代是15ml,第二代是10ml,第三代是8ml,如果说以一瓶茅台酒500ml计算,如果用8ml的小酒杯装酒,大概能装62杯左右。
5、收藏保存
当我们在收藏茅台的时候,可以在瓶身或瓶盒上裹一层防尘保鲜膜,但不建议在瓶口处包裹,容易伤害喷码。
6、英文商标
茅台的英文商标不是“MAOTAI”,而是“MOUTAI”。上世纪20年代,贵州茅台酒已经走向世界,当时使用的是威妥玛拼音,还没有现代汉语拼音。
直到1958年2月11日,中国政府正式批准《现代汉语拼音方案》。此后,在中国大陆地区,威妥玛拼音系统逐渐被现代汉语拼音所取代。
7、瓶底代码
茅台酒瓶瓶底有代码,这些代码代表的是酒瓶生产的厂家,共有“HB、MB、CKK、口”四种。同一箱茅台酒瓶底部的标志应是一样的。
若一箱茅台的标志各不相同,就有可能是造假商人回收酒瓶后手工装箱,因为回收的酒瓶很难做到底部标识的统一。
8、胶帽三行喷码
茅台酒胶帽上的三行喷码数字具有唯一性,若出现三排数据都相同的两瓶酒,则其中必有一瓶是假酒。
第一排喷码是出厂日期,即这瓶酒的包装日期;第二排喷码是生产批次,即该酒体的勾兑日期及批次,格式为“年+顺序号”;第三排喷码是不同批次流水号,通常为五位数字。
9、红色印章“一七〇四”
这个标致是代表着在1704年,以茅台命名的白酒就开始出现了。因此1704就成了茅台的历史源头,具有重要的意义。
10、曾经坐飞机可以喝茅台
这个想必大家都不怎么清楚,在1975年,只要乘坐了中国民航航班,都可以喝茅台酒,注意不是付费的,而是免费的,就是赠送1瓶茅台就给你,你可以在飞机上喝。但到了80年代末,这个政策就被取消了。
这十个“小知识”展示出了茅台的独特之处,见证了茅台的历史发展,因此很多人喜欢它是有原因的。
可有个问题,茅台虽好,但价格高啊,而且在中国平民百姓较多,人们要是喝酒,不可能天天拿着茅台喝吧!在这,我推荐一款我常喝的南池翠酒。
这酒的酒厂在四川邛崃,80年代建厂时设备简陋,工艺不精,产能没有达到预期,此时,急需一批地理位置优越,实力强大的酒厂大师们帮助酿酒。
在大师的指导学习下,培育了2000多口窖池,打造出了酒质出色的南池翠酒,经过一段时间后, 这酒在网上的搜索指数,同比增长了200%,回购率也达到了85%,在市场上非常热销。
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