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07-08 23:04
资深文玩小元素玩家,定期更新中原地区与藏传文玩鉴赏文章,诚挚地邀请朋友们加关注以便讨论和分享!
六月初,有网友爆出马未都先生的北京观复文化有限公司在未与员工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单方违法裁员80余人。可以说,这次观复文化的裁员事件揭开了文玩市场的最后一块遮羞布。
北京观复博物馆内部陈设
曾经文玩市场如火如荼,文玩象征着神秘、文化和财富,多少人为之趋之若鹜。曾经的马先生是何等的温文儒雅,侃侃而谈,在各大电视节目中从收藏谈到文化,再谈到做人做事的规矩和道理。没想到最后,他却做了一个违规违法的典型反面裁员案例。
上海观复博物馆藏金器
如今有些朋友经常可以在抖音和快手看到一些文玩卖家的视频,各种渲染和剧情冲突,营造出一种交易火爆价格高涨的文玩市场氛围,最常见的有藏传文玩天珠天铁之类的。但无论故事情节设计如何精彩,文玩行情大势已去,不可逆转。
至纯达洛天珠
更有甚者圈建自己小圈子,在小圈子里给普通文玩爱好者灌输片面甚至错误的信息,利用各种话术不断地洗脑,特别是利用信仰上的东西,一步步地引导新人完成交易来赚取巨额利润。当交易完成后,买家再有疑问时,肯定就翻脸不认人了。这有点类似杀猪盘的操作手法,到底是不是犯罪?真的不好评价。
藏传老天铁
其实普通玩家也好,专业卖家也罢,都期望自己手里的东西不断升值。所以文玩市场和楼市股市是一样的,买涨不买跌。但哪有永远上涨的市场啊?只不过,文玩交易本身就是一场击鼓传花的游戏,大家都在赌最后一棒不会落在自己手里。
春江水暖鸭先知,最先感受到文玩市场寒意的当然是一些嗅觉灵敏的卖家们了。从2016年下半年到2017年初,几场交流会下来,卖家们都感受到了市场下行带来的压力。但谁也没想到,下行幅度如此巨大,下行时间这么漫长。七年过去了,2024年的文玩市场依然深不见底!
藏传老支巴扎经书扣
笔者曾经是一名藏传文玩的爱好者,也是一名网络商家。回想当年市场被疯狂炒作的时候,真的无法让人想象。
台湾人林东广著《天珠收藏鉴赏指南》
最早研究藏传文玩和藏传文化的是一帮西方学者,但第一波炒作藏传文玩的当属台湾人。他们接触藏传文玩较早,炒作也有技巧,先囤积一定的文玩品类,然后为之著书立说,书卖的差不多了,开始甩卖手里的囤货。等到内陆藏传文玩火起来的时候,其实好东西已经被西方人和台湾人搜刮的差不多了。但没关系,万物皆可炒,只要被包装上万能的信仰,哪怕一件赛璐璐佛头也能卖到几百甚至上千。
藏传老牙圈
记得印象很深的一件事,好像12还是13年的时候,一颗不错的牙头或者牙圈也小四元。有一天和一位藏族商家讨论一件牙圈的价格,好像他直接报了一些大千的价格。我和他很熟,于是直接说你的成本价我都知道,怎么突然涨价了?他说听说成都交流会上一位老乡一个果冻的牙圈卖了六万五,牙圈涨价了。随后又说,不能报低了,要不然其他老乡不愿意。从他的话里面可以听出来,这是报团涨价,至于那个交流会上六万五的成交价无论真假,只是一个借口而已。
藏传老牙头
当然,上面说的只是一个例子,藏传文玩门类众多,但每一个门类基本都经过类似的炒作起来的。于是一些有先见之明的商人就开始提前囤积一些价格还没涨上来的东西,典型比如松石、九宫牌、经书扣、托甲等等。这时候的藏传文玩市场有点类似08年之前的股市,无论什么文玩说涨就想起来了,就像垃圾股也能涨上来一样的
2015年瀚海秋拍金刚钺刀
2015年瀚海秋拍,一件款识“大明永乐年施”的明代永乐年间官造金刚钺刀拍出来六千多万人民币。这直接导致当年藏传文玩市场上所有的金刚钺刀直接价格飞升,就连一件小年份钺刀计头也要价三四千,类似的东西之前也就小百的价格。
藏传老钺刀计头
市场的泡沫不可能无限放大,经济规律不可改变。经过六七年的市场下行,一些存世量大且没有多少文化艺术价值的文玩,相对于高点时候的天价,直接就跌成了白菜价,即便精品也回落很多。比如我一个哥们之前看上了一件金刚杵托甲,其实也是一个计头,只是年份特别好,至少到明代了。他之前询价低于九千就是不卖,这还是圈内转让价。我当时建议他不要出手。没想到过了两年后的再次见面,哥们直接拿出来让我猜价格。后来得知商家一直卖不动,最后本钱三千转给哥们了。当然他也是真喜欢,要不价格落成这样,他肯定也不接了。
金刚杵托甲
像我哥们这样的是纯纯的真爱,可以看出来他是真的喜欢那件小金刚杵托甲,整整追了两年多终于拿下了。当然,更多的朋友是涨价的时候喜欢的不得了,一旦价格大幅回落了,也没心气玩了。就像我上篇文章里提到的一个卖家朋友,上百万的藏传文玩堆在箱子里都长毛了,也不愿意再碰一下。
藏传老红雪巴珠子手串
不知道,那些曾经让大家疯狂长草的文玩,价格一旦落下来,朋友们还会出手再次选择一次吗?欢迎喜欢的朋友们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