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具包用品网

“中国文字博大精深”:解读汉字背后的故事

发表时间: 2024-12-04 20:56

“中国文字博大精深”:解读汉字背后的故事

文/编辑:嵌入式大杂烩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

自从我们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后,人们才对食品安全有所重视,毕竟现在大部分信息都能在网上查到。

图片来自于网络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些黑心商家为了挣钱,还真是费劲了心思,直接跟我们玩起了文字游戏。

以各种0添加、0蔗糖、非油炸等名义,打造一些“伪健康食品”,以此来哄骗消费者,那么这个所谓的0添加,究竟是怎样的文字游戏呢?

破解商家“健康密码”

在超市购物时,我们常常会被包装上琳琅满目的宣传语所吸引,尤其是一些看似承诺健康的产品,更容易获得我们的青睐。

图片来自于网络

比如“0添加”这种诱人的字眼,它似乎在向我们承诺:这款食品纯净无瑕,不含任何人工添加剂,是健康之选。

可是在这些诱人的标签背后,却隐藏着商家的“文字游戏”,稍不留神,我们就会落入他们精心设计的“陷阱”。

图片来自于网络

事实上,“0添加”并不等同于“无添加”,它玩弄的是一个概念偷换的把戏。

因为商家口中所说的“0添加”,其实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没有额外加那些特定的添加剂,但原料里可能本身就含有添加剂。

换句话说,即使产品包装上标注着“0添加”,也并不代表这款食品完全不含任何添加剂。

试想一下,在如今高度工业化的食品生产过程中,要做到完全不使用任何添加剂,几乎是不可能的。

图片来自于网络

食品加工常用膨松剂、防腐剂、色素等,这些小帮手让食物更美味、保质更长、看起来更诱人。

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将“添加剂”等同于“有害物质”,只要添加剂按国标使用,剂量在安全范围内,对人体健康就不会有影响。

图片来自于网络

盲目追求“0添加”,反而可能会让我们错过一些物美价廉的优质食品,过分追求“无添加”的标签可能意义不大。

“0蔗糖”的秘密

“怕胖,就选0蔗糖!”这句广告语,是否曾打动过你的心?如今人们追求健康与苗条,“0蔗糖”标签成了健康食品的标志。

图片来自于网络

不过这其中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呢?这其实还是一个文字游戏,商家巧妙地利用了我们对“糖”的一些误解。

在许多人的认知中,“糖”等同于“蔗糖”,因此看到“0蔗糖”的标签,就会误以为这款食品不含糖。

图片来自于网络

但事实并非如此,为了给顾客提供甜味,商家喜欢用麦芽糖等代替普通白糖,这些糖类同样会对血糖产生影响,过量摄入同样会导致肥胖等健康问题。

即便是标榜“无糖”的食品,其实也不一定真的不含有糖分,根据国家标准,“无糖食品”指的是每100克食品中糖含量不高于0.5克。

图片来自于网络

因此对于想要控制血糖的人来说,仅仅关注“0蔗糖”或“无糖”的标签是不够的。

得好好看看食品的成分表,看看里面有没有别的糖分,然后根据自己身体的情况适量吃点,其他的文字游戏还有非油炸!

“非油炸”不等于没有油

如今大家都认为油炸食品不健康,所以“非油炸”零食,是否让你感觉更健康、更安心?

图片来自于网络

但这里面同样有不少容易误解的地方,我们要睁大眼睛,好好分辨一下,就和0添加、0蔗糖一样,“非油炸”并不意味着不含油,更不意味着健康。

炸东西不健康,主要是因为高温炸的时候容易产生对人体有害的丙烯酰胺这种东西。

而“非油炸”食品,通常采用烤制或烘烤的方式来代替油炸,虽然避免了高温油炸的过程,但也并非完全不含油。

图片来自于网络

为了让非油炸食品拥有类似油炸食品的酥脆口感和诱人香味,商家往往会在加工过程中添加大量的油脂,例如棕榈油等饱和脂肪含量较高的油脂。

这些油脂的摄入同样会对健康造成影响,而且不管是烤还是烤,要是火候太猛,也会产生丙烯酰胺这类对健康不利的物质。

所以不能简单地将“非油炸”等同于“健康”,在选择零食时,我们不能仅仅被“非油炸”的标签所迷惑。

图片来自于网络

更要关注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了解食品中油脂的种类和含量,以及其他营养成分的比例,只有做到这一点,我们才能既尝到美味,又保证健康。

商家为何要玩“文字游戏”?

这些商家这般行事,无非是为了牟取更多利益,抑或借此赢得消费者的青睐,进而谋求更大的市场份额

图片来自于网络

他们深谙消费者心理,也明白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更容易被简单的标签所吸引,而忽略了背后的真相。

图片来自于网络

这才利用“0添加”、“非油炸”、“0蔗糖”等看似健康的标签,制造一种“健康光环”,吸引消费者的目光。

毕竟在科技与狠话的时代,“纯天然”、“健康”等概念,在当今社会拥有巨大的市场号召力。

商家正是抓住了消费者对健康的追求,以及对食品添加剂的误解和恐惧,才精心炮制了这些“文字游戏”。

图片来自于网络

通过这些模糊不清的概念,他们成功地将普通食品包装成健康食品,从而提升产品的溢价,获取更高的利润。

这种做法不光骗了消费者,还把市场给搞乱了,一些真正致力于生产健康食品的企业,反而因为没有玩弄这些“文字游戏”,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图片来自于网络

这种竞争明显不公平,还伤害了消费者的利益,那么我们该如何辨别呢?

如何识破“健康谎言”

在充斥着各种“健康陷阱”的食品市场中,如何才能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识破商家的“文字游戏”,选择真正健康的食品呢?

图片来自于网络

首先要学会阅读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千万别被那些花哨的标语误导,重要的是学会看清楚食材清单和营养信息。

比如新鲜水果蔬菜比加工过的果汁饮料更健康,原味坚果比油炸、调味过的坚果更健康。

结语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咱们得面对的选择越来越多了,但也容易掉进各种“坑”里。

如何识破“健康谎言”

想要成为一个聪明的“吃货”,需要我们不断学习相关知识,掌握阅读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的方法,了解食品加工工艺,树立科学的食品安全观。

只有这样,才能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选择真正健康、安全的食品,享受美食的同时,也守护自己的健康。

不要被商家的“文字游戏”所迷惑,让我们一起做理性的消费者,用知识武装自己,用科学指导选择,做一个真正聪明的“吃货”!

参考信息

不要被“零添加”轻易忽悠

2022-11-16 光明网

误导——包装上的“零添加”

神州新闻

2023-07-09

“零添加”“0糖”?专家提醒:小心被忽悠!

中国消费者报

2021-09-28

“非油炸”“0添加”“0蔗糖”,零食中的健康陷阱你中了几个?

中国科技新闻网

2024-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