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12-02 16:58
鲁网12月2日讯菏泽七里河水生态科普教育基地依托于基层科普计划建设而成,距离风景如画的七里河畔不足两公里,主要由北部的研学馆、中部的科普广场、南部的科普公园三部分组成。
北部的研学馆,总面积 600 平方米,馆内精心布局了简介区、走近七里河、探究七里河、创意七里河、感悟七里河五个功能区,设有专职老师,可为参观者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从七里河的由来,到七里河水生态保护及周边生物多样性;从认识水,到了解地球水资源;从水文化溯源到现代生态保护,都可以在这里找寻到脉络和答案。
中部的科普广场,大柳树下,精心布置了八个水滴形状的宣传牌,宣传牌的内侧是节水篇,主要展示节水小知识和节约用水的海报;而外侧则是知水篇,内容比较广泛,涵盖了水的形态、水的分布、水的循环等各类与水相关的科普知识。
大柳树西侧,陈列着六个古代治水设施模型,分别是翻水车、冶铁水排、辘轳(Lù ㄧú)、水磨、桔槔(jié gāo)和筒车。他们从历史长河中走来,诉说着水利科学的源远流长以及古人的高超治水智慧。
西侧墙壁上,悬挂着我国水利部2019年公布第一批"历史治水名人"画像。分别是大禹、孙叔敖、西门豹、李冰、王景、马臻、姜师度、苏轼、郭守敬、潘季驯、林则徐和李仪祉。这十二位治水名人集中代表了我国古代水利科技的最高智慧,宛如璀璨的星辰,彰显着古代水利科技的辉煌。这些浮雕不仅是艺术的展现,更是对水利文化的一种铭记和传承。
向南走,穿过舞台,两个现代治水模型沙盘——三峡水利枢纽仿真模型和葛洲坝水利枢纽模型,直观地展现出了我国现代水利枢纽的壮丽与恢宏。彰显着我国现代水利科技的巅峰成就。
广场边缘设立了四个宣传栏,展示着污水治理和七里河水治理知识,以及精心搜集的七里河常见的水生动物和植物科普,可翻转的专栏更是充满惊喜与互动,让人仿佛置身于水生态的奇妙世界。
南端的科普公园如一个充满童趣与奥秘的水知识乐园。园子入口处的两个装置都可以动手操作,水旋涡装置模拟自然界中的旋涡现象。大转盘则是模拟海底的湍流形态。长颈鹿形状的潜望镜,萌趣的外观,一眼抓住人们视线,传递着光学传播特性相关知识。
园中草地上,立着多种在七里河常见的动物的模型,普及知识的同时,给这个园子增加了几分童趣。
园子中的科普长廊上,集中展示着各种水利知识,人们可以在这里落座,慢慢感受水利科技的智慧与魅力。
以及专为科普园精心打造的水池和水车,不仅仅是园中的一道亮丽风景,更是兼具科普意义的水利装置。水车作为一种民间常见的取水工具,展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勤劳。在水车的转动中,我们仿佛能看到历史的流转,感受到水利科技的发展与进步。
道路两旁保护水资源科普立牌和地球仪,像是忠诚的卫士,时刻提醒着人们珍惜与保护水资源的重要使命。
最后,在科普园的出口,静静伫立着一颗小小的水滴,它晶莹剔透的外表下,蕴含着水的柔韧与力量。象征着我们对水的赞美和对生态美好的永恒追求。
快来七里河水生态科普教育基地,尽情投入这精彩纷呈的水生态探索之旅吧!让我们携手共进,为保护水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共同铸就美好的未来!(通讯员 温慧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