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户外探险必备指南:家长必知的儿童徒步细节

发表时间: 2024-04-06 09:20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

川观新闻记者 魏冯

趁着假期,阳光明媚,带着娃娃去户外耍,既可以预防近视又可以释放学习压力,还能弄点野菜回去吃个新鲜,您是否已经在路上?但是,带娃“打野”是有讲究的。

“首先家长要对娃娃的身体状态进行评估,适不适合徒步?走不走得远?”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儿童保健指导中心副主任护师王颖表示,9岁以下的娃娃徒步时间在4小时内为宜,最多不要超过6小时。9至12岁的娃娃不要超过8个小时。13岁以上的娃娃不要超过10个小时。但时间要根据娃娃平常的运动量及娃娃有没有生病的情况判断。带娃出行时,最好选择较为成熟平稳的路线,像需要手脚并用往上爬的山,最好就不要带娃了。

王颖还提醒,四川最近的天气早晚相对冷,中午下午又比较热,复杂天气下,户外徒步时可给娃“分层穿衣”——最里层以舒适为主,中间层以保暖为主,最外层以防护为主,比如里面可穿件短袖,中间穿一件套头卫衣,外面可以穿冲锋衣,家长最好给娃娃带一条汗巾,以防娃娃出汗着凉。同时,裤子应该选择速干材质,为防止草丛树枝等划伤,最好不露出脚踝。最后,王颖建议可选择抓地力比较强、能维持踝关节稳定的鞋子,例如丛林徒步鞋等,选择吸汗力较强的袜子。

怎么穿怎么走已经知道了,户外徒步还需要带啥?王颖建议,出发之前,家长最好带上花露水等防蚊虫叮咬药物,以及一些过敏药物,例如霉菌和花粉过敏,可以准备西替利嗪或者泼尼松。这两种药物都属于处方药物,需要谨遵医嘱使用。建议过敏的孩子在户外锻炼前了解过敏原,可以通过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或在活动之前咨询医生根据过敏症状携带相关药物。同时,带上一些应急处理的药品,例如创口贴、绷带等。

除要预防可能会出现的意外伤害外,还要注意突然运动带来的肌肉拉伤。王颖提醒,户外徒步也需要热身和拉伸,徒步前最好进行全身热身,特别是腿部。徒步结束后也应当做好拉伸。回家后可用泡沫滚轴放松小腿,再用热水泡脚。

科普多一点

成都疾控:不建议3岁以下儿童使用驱蚊液

户外徒步时,部分家长可能会给孩子涂抹“喷涂式”的驱蚊液再出门。成都疾控专家提醒,使用时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喷涂式的驱蚊液时要重点关注其主要成分和有效浓度,一般可选择含有避蚊胺(5%—15%)或驱蚊酯(4.5%—10%)或羟哌酯(10%—20%)的驱蚊液。

2.查看驱避剂外包装是否有农药“三证”(即农业农村部的农药登记证、国家发改委审批的产品许可证、技术监督部门批准的产品质量标准)。

3.涂抹驱蚊液时,不要将其直接涂抹在孩子的手、眼睛、嘴巴、伤口或者发炎的皮肤上。

4.目前没有足够的研究证明驱蚊液对孩童的无害性,即使再温和的成分,都不建议3岁以下儿童使用。以避蚊胺为主要成分的驱蚊液不建议对孕妇及2个月以下的婴幼儿使用。

5.如果使用防晒产品的话,先涂防晒,再涂驱蚊液。

6.驱避剂有作用时限,并非当天喷涂一次就能全天避蚊,应每隔4小时左右复喷一次,若使用者大量出汗,则应缩短喷洒间隔。如果在外面活动一整天,最好上午喷涂一次,下午喷涂一次,使用不宜过于频繁。

本文来自【四川日报-川观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