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具包用品网

金陵之秋,灵谷寺的禅意与美景

发表时间: 2024-12-15 21:22

金陵之秋,灵谷寺的禅意与美景

一入秋,南京就美成了金陵,这话不知道最早是谁说的,他一定是最懂南京的人。

灵谷寺及其周边,绝对是这个美丽的金陵之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大仁大义


无梁殿

来过多次南京,不知道为什么独独忽略了灵谷景区,直到这次计划了灵谷寺,才得知这里其实离中山陵近在咫尺…

这里实在太低调了,以至于远远看到无梁殿时,居然被它的规模所震撼,不愧是六大古都之一,有一种此处独有的壮美——充满雄性荷尔蒙的美。难怪有些人不承认南京是南方的城市,真可以理解。




弥勒佛殿建于明代,原名无量殿,供奉无量寿佛,整个殿堂从殿基到屋顶,全部用大砖砌成,不施寸木亦无梁椽,故俗称无梁殿。

东西长50余米,纵深38米,前后各有3拱门,最大特点是四面有窗,因而殿内光线充足,恢宏大气,丝毫没有压迫感。这是灵谷寺最老的建筑,它的后面是民国时期“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埋葬着北伐与抗日阵亡将士1029名的忠骨。

晴朗的秋日,微风习习,金黄色的树叶洒落在地上,与湛蓝色的天空遥相呼应,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这里没有一丝一毫公墓的沉重,像极了刚从沉睡中醒来的公园,开始了新的一天。

突然想起毛主席诗词中的“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之句,大概就是这种感觉吧。



灵谷寺是南朝梁武帝为尊崇宝志禅师兴建的“开善精舍”,始建于南朝天监十三年(514 年),经过各朝代的演变,由唐代的“宝公院”、宋代的“太平兴国禅寺”,到明朝朱元璋亲自赐名“灵谷禅寺”,并封其为“天下第一禅林”,为明代佛教三大寺院之一。清代太平天国战争中,除无梁殿之外,其他建筑全部焚毁,清末重建。

山门



大雄宝殿

现在的灵谷寺,并不在中轴线上,而是在公墓东侧,寺庙的规制并无特殊之处,丝毫想象不出这里是曾经有过僧众五千的“天下第一禅林”。

康熙帝南巡时,到访钟山,御赐“灵谷禅林”匾额,并书“天香飘广殿,山气宿空廓”对联赐寺。乾隆皇帝曾御笔亲书“福”字一幅,并赐纸裱华藏图一轴。可惜寺内没有看到。



何谓“福”?福报是世人普遍的愿望,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福因因果而来去,如何才能获得呢?要靠自己积德行善日积月累去培植福之因果。古语云: “现在之福,积之祖宗,不可不惜;将来之福,贻之子孙,不可不培。现在之福,如点燃灯火,随点随竭;将来之福,如添油料,愈点愈久”。

重视因果关联,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是毕生的课题。

玄奘院




寺内存有玄奘法师顶骨舍利,这是灵谷寺的镇寺之宝。2016年,灵谷寺新建仿唐建筑玄奘院,并将玄奘顶骨舍利从玄奘院大殿移驾地宫,将作为玄奘顶骨的永久存放和供奉之地。




玄奘法师是中国佛教奠基人、四大佛教翻译家(鸠摩罗什真谛、玄奘、不空)之一。玄奘法师在西安圆寂后,葬于兴教寺塔黄巢起义时遭盗。后在陕西终南山紫阁寺得玄奘法师顶骨,迁葬于南京大报恩寺,建砖塔埋藏顶骨,名为“三藏塔”,清未毁于战火,舍利被深埋地下。

1942年,出土后被日本军队偷运至日本,第二年被曝光后,不得不交还给汪精卫为政府。因为请求供奉者很多,所以被一分为三,一份留在南京,一份送去北京,另外一份则分给了日本。南京的这份几经周折后供奉在了灵谷寺。

新建的地宫宽阔敞亮灯火通明、宁静肃穆,法师如果在世,想必一定会非常喜欢的。

玄奘法师


玄奘法师顶骨舍利塔



灵谷塔



一句梧桐美,种满南京城。深秋时节,挺拔的树干和焦糖色的树叶,组成了南京独有的秋色浪漫。这种景色,每次看到时,都能感觉到心灵深处被抹上一层温柔。

在这条梧桐大道的尽头,就是灵谷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