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12-16 19:32
运动对健康的益处已由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所证实。然而,在看到运动积极作用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不适当的运动可能带来的风险。
今年,《心血管运动医学指南》正式发布。一方面是帮助那些因心血管疾病而犹豫是否进行运动的患者安心地参与到运动康复中来,另一方面也是为普通大众提供科学的运动指导,以避免运动中猝死等极端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心血管疾病患者更应该参与运动
适度运动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康复和治疗大有裨益,这已经被很多大样本临床研究证实。
然而,生活中我们更常见到的是心血管疾病患者想运动而不敢动,比如安装了支架的患者。此外,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焦虑症和抑郁症等都是常见的慢性病,也都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这些疾病患者在想运动时往往也得不到必要的支持。如何帮助各类患者进行安全的运动锻炼呢?
《指南》为具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人群和其他慢性病患者,都提供了运动管理建议,既指出了特定人群运动相关的潜在心血管风险,又推荐了降低风险、改善心功能的可选运动方案。
计划参与高强度运动者要评估风险
无论是普通人群还是心血管疾病患者,在运动前充分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必要的风险评估,都是保障运动安全的关键。
风险筛查的手段包括病史采集、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肺运动试验等。心肺运动试验是目前综合判断心肺功能最准确的检查,可以通过测定人在休息、运动及运动结束时恢复期每一次呼吸的氧摄取量(VO2)、二氧化碳排出量(VCO2)和通气量(VE),及心率、血压、心电图等,全面客观地把握其运动反应、心肺功能储备和功能受损程度,为制订个性化的运动处方提供科学依据。
目前,很多三甲医院的心血管科都有相应的亚专科可以提供运动风险评估服务。在评估的基础上,医生将给出包含运动频率、强度、时间、类型、运动量及进阶计划在内的运动处方。
心血管病患者参加运动前
要了解的注意事项
★大体重人群需要特别注意心血管风险和肌肉骨骼健康问题,应限制肥胖者在坚硬地面上的高强度负重锻炼。
★高血压患者进行抗阻锻炼和静态运动(如靠墙蹲、平板支撑)时,其降压效果与有氧运动相当,甚至效果更好。
★血压控制良好但风险较高或有靶器官损害的成年人,不建议进行高强度的抗阻运动。
★糖尿病患者应少量多次开始运动,最少每次10分钟并逐步进阶。
★团体运动对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程度及症状的改善具有更好的效果,患者可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每周进行1次以上的团体运动训练。
★植入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的患者,应尽量避免参与可能引发胸部创伤风险的运动,如足球、篮球和棒球等。
编辑:奚宇轩
资料:健康中国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